
三彩天王俑
唐
长 34 厘米,宽 13.5 厘米,高 78 厘米
双眉紧蹙呈倒八字状,双目圆睁,张嘴。右手握空拳,左手手掌摊开,双手作持物状,右腿直立,左腿微曲下踏一卧兽,兽趴卧于镂孔束腰台座上。头東发,身穿铠甲。胎色灰中泛红。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面部施釉,釉色
鲜艳明亮。天王俑作为唐朝随葬明器,一般成对出现,分别置于两个镇墓兽之后。两镇墓俑与两镇墓兽被合称为“四神”,即当圹、当野、祖明、地轴。初唐时期的墓葬中只有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至唐高宗时开始出现镇墓天王俑,并代替了武士俑的地位。镇墓天王俑早期通常为脚踏卧兽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