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五四有我|记博物馆明星志愿者王芩

发布日期:2022-05-04    浏览次数:

各位朋友们好,我叫王芩,是吉林大学20级法学院诉讼法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自2021520日加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以来,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博物馆服务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座古朴厚重的建筑里,我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并快乐着,同时也有深深的感触想与各位师友们一起分享。

13B6E

很荣幸在2021年度,我获得了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最佳志愿者”的荣誉称号,然而在一年前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初学者。为了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我报名并顺利通过了志愿者团队的面试、培训和考核,正式成为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希望能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在志愿者团队中,我主要负责讲解工作。犹记得自己第一次试讲时,一边在脑海中回忆讲解内容,一边现场讲解,紧张到语无伦次、手足无措。当时的自己明显感到挫败与迷茫,明明已经记住了讲稿,也尽力模仿了培训老师的讲解方式,为何自己的讲解还是会不准确、不熟练,更是毫无吸引力可言呢?

49C9

所幸,博物馆的各位老师对我十分包容,不断地教导我、鼓励我。尤其是公众服务部赵莹老师曾经说过“所谓讲解,就是讲故事,将展品背后的故事准确、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句话对我影响最为深刻,就这样一下子点醒了我。的确,作为一名诉讼法学专业的硕士,对于历史文物的研究非常有限,浓厚的兴趣并不足以支撑深厚的专业知识。经过博物馆方面的多次培训,我反复琢磨,多次现场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讲稿与讲解风格,终于初见成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掌声,达到了可以独立接待团体参观的水平。作为一个外行人,相较于考古学专业的同学而言,我虽然没有专业的考古学知识的加持,却更容易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去发现观众的兴趣点,并在讲解过程中为观众解答问题,甚至向观众提出问题,引发观众思考,并与观众一起探讨问题。

F8BA

以《春和景明——馆藏明清精品瓷器展》中的清康熙款斗彩十二月花纹杯的讲解为例,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白衣”、“青女”等中国传统意象、花草的寓意以及文物上的诗词相结合,组成谜语,通过猜谜底的方式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文物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讲好文物故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讲解风格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也对其他志愿讲解员有一定的启发和示范作用,设置谜语的讲解方式因此在讲解队伍中风行一时。

A4C9

2021年度,我累计在馆服务349个小时,多次接待团体参观。这期间我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技能,积极争取讲解机会,与观众、志愿者、馆内老师们积极沟通,在冲破自己舒适圈后,努力进取获得的成果和荣誉感让我信心倍增,更加从容,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融会贯通、事半功倍。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这个志愿服务平台不仅让我获得了奉献他人的快乐,同时也拓宽了我对世界认知的广度,更是让我因讲解这门特殊的艺术克服了当众发言的紧张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不同的人,通过他们,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传递爱的真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讲解活动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也让我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让我们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广大青年的深情寄语:“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下一篇